书法是一种奇异的艺术,可以伴随我们的整个人生。于李锡贵先生而言,更是如此。
从读私塾时起,李锡贵就每天在漆了油漆的木板上苦练书法,临池不辍。刚刚高中毕业的那几年,被组织上分配去搞内勤工作的他,依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挚爱,从烈日酷暑泼墨到数九寒冬。
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,李锡贵为了练习书法,作了很多的“小发明”。隆冬时节,他会在砚台下放个盛满开水的搪瓷杯,目的是为了温墨防冻;盛夏之际,李锡贵一任汗水滴进砚台、融入墨汁,在书桌前一写就是好几小时。
那时候,因为家贫且没有学习资料,李锡贵曾亲手双勾过大书家谭延闿楷书字帖;买不起宣纸,李锡贵就找来旧报纸甚至以水代墨,一写就是几个小时……
数十年锲而不舍、孜孜以求,使得李锡贵的书法艺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:楷书端庄大气,行草秀雅飘逸,隶书沉稳朴茂。也正因为此,江苏省书协恢复之后,他当之无愧地当选为楚州区第一批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;原淮安市(现楚州区)书协成立后,他又因书艺成就突出而被推举为首任主席。楚州的诸多名胜古迹、商埠街坊,更是留下了李锡贵先生的诸多作品,周恩来纪念馆和吴承恩故居的说明文字、楚州上坂街的匾额,均出自李锡贵先生之手。不仅如此,李锡贵的书法作品还入展全国书法展,多次参加中日、中韩、中新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事,其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、广东美术馆、闻一多纪念馆、宝鸡博物馆等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。
通会之际,人书俱老,意味着一个人的书法会与他的生命一同走向成熟。已是古稀之年的李锡贵先生,如今仍坚持日课、握笔创作,翰墨寄情。我相信,这其中满含的,是李锡贵先生对书法、对酸甜苦辣生命的至情寄托。
1940年生于江苏淮安。曾任淮阴市书协常务理事,淮安县(市、区)书协主席、名誉主席,淮安县(市、区)政协5-10届常委。
标签: 许墨